通识训练

通识训练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教学工作  通识训练


1.耕读教育A/B

2013年我校专门针对非农科专业开设跨学科通识实践课程《农事技能通识训练》,该课程的开设在全国高校中属首创。经10多年的教学实践,不断调整、更新,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农事实训课程体系,包括横向维度的种植与养殖业通识知识与技能要求、纵向维度的现代农业产业链要素如“耕、种、管(养)、收、加工”等,设计训练模块46个,内容涵盖农学、园艺、植保、资环、生科、食品、林学、动物、水产、材料等多个学科方向。

教学对象是非农科专业大二、大三的本科生,通过参加一周的农事实践活动,学习和体验6-9个相关或不同的训练项目。教学设计上突出通识性、新颖性、实践性和启发性。采用现场认知讲授、案例实操体验、学生进行翻转课程总结等模式,让学生在视听、互动和现场动手实操中体验到农事的过程、乐趣与奥妙,培养非农专业学生的农科意识,树立“学农、知农、爱农、为农”的使命价值观。

2023年为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和教育部《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》等文件精神,围绕“以耕促德、以耕促智、以耕促体、以耕促美、以耕促劳”目标,将《农事技能通识训练》更名为《耕读教育AB》,针对全校学生实施分类耕读教育课程的设计与试行。在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《耕读教育A》课程,结合学校“双一流”学科优势以及华南地区农业特色,构建10门主题探究式模块供学生选读,包括水稻、大豆、玉米、果蔬、茶叶、水产、林木、花卉、烟草、智慧农业等;非农科专业修读《耕读教育B》。将耕读教育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,构建耕读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。

耕读教育课程目前共建有10个训练站,基础实验与实践训练中心为农事教导与服务中心站;另依托农学院、资环学院等涉农学院分别建设了其他9个训练站:农学训练站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训练站、植物保护训练站、园艺训练站、生物技术训练站、林学与园林训练站、动物养殖训练站、农产品加工训练站、兽医兽药生产训练站。

 

2.工程通识训练、金工实习

《工程通识训练》面向全校非工科类各专业本科生进行工程技术基础教育,年均约138个自然班,4255余名学生修读《工程通识训练》课程,教学学时约为150000人时数。课程通过工业产品的创意设计、样品加工、批量生产到实践应用的整体流程,引导学生从宏观视野了解“工程”全貌,初步认知工程中的设计、材料、先进制造技术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物联网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等多学科内容,从而构建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认知体系,初步树立学生大工程观、建立工程概念、培养工程创新意识。课程内容分为基础设计与加工、新技术应用、农机装备实操三个模块,开设工程设计认知、激光加工技术、无人机拆装与试飞实践等10个训练项目。

《金工实习》面向学校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开设,机械类专业修读《金工实习A》、近机械类专业修读《金工实习B》。年均约29个自然班,880余名学生,修读《金工实习》课程,教学学时数约为36000人时数。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工艺过程和基本知识,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主要设备和工、夹、量具的正确使用,了解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,对简单零件具有初步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,并在主要工种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,掌握各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,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较好的实践基础,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。课程内容分为传统机械加工、先进制造技术、零件检测三大模块,共开设钳工、铣削加工、零件检测等10个实训项目。

 

3.管理通识训练

《管理通识训练》课程是面向非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的通识实践类教学课程。课程整合华南农业大学综合学科优势,明确加强通识教育、优化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向,开展跨学科通识管理技能训练,旨在传授现代管理理念,使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技能,拓展学生学科视野,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善经营、会管理、懂技术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。年均107个自然班,3100余名学生,修读《管理通识训练》课程,教学学时数约110000人时数。课程构建了“分层式、模块化”课程训练体系,设有自我管理与提升、团队建设与管理、公共事务管理和经济管理四个模块,开设演讲与口才、电子商务、模拟金融市场等13个训练项目。

 


返回原图
/

Baidu
map